关于我们
黑客入侵网站窃取数据遭警方侦破 主犯获刑五年并处罚金
发布日期:2025-04-09 04:51:07 点击次数:159

黑客入侵网站窃取数据遭警方侦破 主犯获刑五年并处罚金

典型案例分析

1. 攻击及法院网站案(2017年)

  • 案情:孙某、李某两名“90后”黑客利用弱口令漏洞入侵湖北法院网、六安网等16家单位的数据库,删除数据后以恢复为名索要钱财,涉案金额2.17万元。其行为导致公共服务系统瘫痪,社会影响恶劣。
  • 判决: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五年,并没收违法所得。
  • 2. 雅虎数据泄露案(2018年)

  • 案情:卡里姆·巴拉托夫受雇于俄罗斯间谍机构,通过钓鱼网站和木马程序侵入雅虎邮箱窃取5亿用户数据,非法获利超110万美元。
  • 判决:美国法院以黑客攻击罪判处其五年监禁,并处罚金25万美元。
  • 3. “白帽子”越界攻击网站案(2023年)

  • 案情:某网络安全工程师离职后利用测试发现的漏洞恶意攻击网站牟利,最终被法院判处五年有期徒刑。
  • 法律依据与量刑标准

  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及司法解释,相关罪名及量刑标准如下:

    1.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(刑法第286条)

  • 若行为导致系统功能严重破坏、数据大量丢失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,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;若后果特别严重(如国家级系统瘫痪),最高可判十五年。
  • 参考案例:孙某、李某案中,因攻击国家机关系统且后果严重,获刑五年。
  • 2.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(刑法第285条)

  • 情节严重(如窃取支付信息、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)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;情节特别严重(如数据量极大或涉及国家安全)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  • 3. 共同犯罪与主犯责任

  • 主犯通常依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量刑。例如,卡里姆·巴拉托夫作为直接实施者,虽辩称不知情,仍因实际危害被重判五年。
  • 量刑影响因素

  • 数据规模与危害性:窃取数据量越大(如网页1中2亿条信息)、涉及公共系统或国家安全,刑期越重。
  • 非法获利金额:网页1案例中非法获利640万元,但因案件尚未审结,刑期待定;而卡里姆案中110万美元获利直接导致高额罚金。
  • 犯罪手段:利用职务便利(如网页1中的网安公司员工)或技术优势(如网页12的“白帽子”)会加重刑罚。
  • 总结

    黑客入侵窃取数据案件的刑期通常结合犯罪情节、危害后果及非法所得综合判定。主犯若涉及大规模数据泄露、攻击关键基础设施或牟取暴利,量刑普遍在五年及以上,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。公众需警惕此类犯罪的高技术性和隐蔽性,相关企业也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,避免成为攻击目标。

    友情链接: